- 索 引 号:QZ00125-2501-2022-00009
- 备注/文号:泉商务办〔2022〕1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商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1-10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21〕12号)、国办公开办《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21〕30号)编制而成。全文包括总体情况、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个部分组成。本年报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本年报在泉州市商务局网站(网址:www.qzbofcom.gov.cn)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上予以全文公布。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泉州市商务局办公室联系(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A622室,邮编:362000,电话:22373791,传真:22386716)。
一、总体情况
2021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注关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政务公开质量。
(一)进一步深化各类信息公开
1.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规范化建设。聚焦重点政务信息,按要求统一名称、统一格式、优化功能,做到机构职能、权责清单、规范性文件、应急预案等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全年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46件。
2.做好市场规则标准和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按照部署开展的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要求,进一步优化权力运行流程,调整更新了《泉州市商务局权责清单暨行政自由裁量权清单》。经市政府同意出台了《泉州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管理规定》,明确外商投诉受理范围、投诉工作机构的确定及其职责和管理制度、投诉的提出、受理、处理等,进一步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3.做好双随机执法市场整治信息公开。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强商务领域综合执法工作。据统计,今年双随机执法检查抽取公示检查样本企业181家,涉及拍卖、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家庭服务业、汽车销售、特许经营、外商投资等领域,现场责令整改7家,目前存在问题企业已大部分完成整改。检查结果及时在我局官方网站公开,相关信息录入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政务内网实现信息共享。
4.做好商务舆论宣传信息公开。有效结合双随机执法、疫情防控、创城创卫和安全生产等重点商务工作,以宣贯国家、商务部新修订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契机,通过组织参加汽车展销会、购物节等各类主题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商务领域相关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醒相关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维护商务领域市场秩序。
5.做好财政及惠民惠企政策信息公开。按要求及时发布了财政预决算公开表、“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严格按照泉州市政府招标采购要求,及时发布招标采购方案、中标及实施情况,规范发布内容。主动对接市财政局开展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兑现工作,对商务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提升惠企政策精准服务质效。我局于10月13日举办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平台培训会,邀请市大数据公司为局相关业务科室讲解平台操作使用办法。各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可在平台上进行线上发布政策、审核拨付等工作,企业可在线进行惠企政策申报兑现,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
6.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公开。经市防控疫情应急指挥部同意,印发了《今冬明春和春节期间泉州市商超、集贸市场新冠疫情防控导则》,督促指导商超、集贸市场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贯彻落实《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建立家政服务员分类体检制度的通知》,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家政服务员分类体检制度,规范家政服务员体检工作。
(二)强化政策解读制度规范落实
1.持续加强重大政策发布解读。制定泉州市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并于局门户网站和泉州商务之窗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图文政策解读。围绕市委市政府“民营经济年”要求,在制定出台推动民营企业扩大开放合作9条措施基础上,研究出台了2021年促进外贸稳增长、招商引资、电子商务、家政服务业、菜篮子工程等6份政策措施,并及时公开。第四届进博会福建省交易团配套活动——“福建新一轮开放政策解读和项目对接会”在上海举办,我局张小红局长在会上作了招商专题推介,从区位、产业、贸易、文化等方面优势简要介绍泉州的城市概况,重点推介了产业招商导向和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综保区等经贸合作平台,最后围绕新一轮开放主题,解读了“九奖”“八补”“七服务”政策大礼包。
2.不断改进政策解读工作方式。通过设立政策解读室和政策解读热线、召开政策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将省市相关政策宣贯到位,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做好RCEP生效实施准备工作,组织开展12期培训活动,对市、县两级商务主管部门,海关、贸促、综保区等单位业务负责人,以及有关行业商协会、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等,进行RCEP货物贸易、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内容的培训解读,对地方利用协议推进国际贸易与投资提出建议。
3.切实增强回应关切效果。发挥涉外法律服务律师团的作用,针对疫情期间以及之后国际贸易摩擦案件、贸易限制和阻碍应对、外贸订单及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方面问题,根据形势需要和企业需求,开展5场涉外法律服务直播间系列活动,帮助企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加强出口风险防范化解。联合出口信保等机构举办2期海外投资风险管理培训系列活动,增强企业风险评估能力。
(三)加强依申请公开工作专业度
按照新修订《条例》系统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确保依申请公开渠道畅通。完善内部流转流程,组织开展依申请公开业务培训,对疑难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使依申请公开咨询答复标准化、规范化、类型化。
(四)做好政务信息管理工作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出台和备案的通知》(泉商务〔2021〕214号),梳理本机关制发的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及时立改废,集中统一对外公开并动态更新。持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办的统一要求,明确专人负责,于每季度通过全省政务公开综合管理平台将统计数据上报,并将主动公开文本送至市档案局进行公开以便公众查询。
(五)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强化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对公开事项、栏目设置、公开时限、公开渠道进行全面规范,实现群众需要的政府信息“一网打尽”。加强新媒体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泉州商务之窗”微信公众号建设,使之成为信息公开的有益补充。在12312商务举报投诉整合并入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后,重视商务举报投诉,及时处置涉及商务领域的消费纠纷,积极推动协商和解,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整合后商务领域举报投诉运行顺畅有序,有效提高消费维权效能,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据统计,今年共接到省、市流转举报投诉3件,局长信箱投诉1件,涉及商业特许经营、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等领域,帮助消费者协调纠纷金额达9万余元,目前已全部办结反馈。强化数字赋能,构筑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并启用中国(泉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网站,对接厦门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实现数据归集、政策宣传、培训辅导等功能。持续加强行政审批窗口建设,取消“设立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的核准”、“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等20余项权力事项,整合形成“权责清单”。贯彻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实行“非禁即入”,打造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的市场环境。在全市率先开展“省市联动”项目审批,深受企业好评。
(六)加强服务保障工作
强化机构建设,理顺工作机制,加强各科室间协同合作,建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对同一公开事项的标准,避免因多头管理造成的对外公开不统一、不一致、不同步等现象。加强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和日常工作指导,采取以会代训、专题教育、普及学习、以点带面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指导工作,让政务公开工作人员明确为什么公开、为谁公开、公开什么等问题。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考评机制,不断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树立正确的考评认知,发挥“以评促改”正面作用,推动政务公开深层次发展。
二、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3 |
3 |
7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4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1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21年,我局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依法主动公开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干部职工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对群众和企业“信息需求侧”研究不深。二是主动公开的时效和质量有待提高,公开要素不够完整、公开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仍有存在,部分政策解读时效性还需提高。三是重大政策解读率及解读质量有待提高,对重大政策文件的解读形式相对单一,较少运用图表、动画、视频、H5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方位进行解读。
(二)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常态化推进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补齐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短板。细化责任分工,对涉及本单位的重点任务,实时跟进推动,确保落实到位。
2.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工作。注重丰富解读形式,因策制宜采用政策问答、图表图解、音频视频、动漫动画等方式,重大政策解读综合运用新闻发布、政策吹风、在线访谈等多种方式,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知晓度和影响力。探索政策精准推送,与企业关联匹配,将重要政策和解读材料推送到关切人,实现“政策找人、政策找企业”。
3.坚持以基层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更迎合大众期待,将政务公开工作贯穿到中心工作中来,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4.持续推进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开效能。进一步加强局官方网站、“泉州商务之窗”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性和快捷性,把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有益补充。
5.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理顺工作机制,加强各科室间协同合作。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考评机制,不断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推动政务公开落细落实。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