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商务局2019年工作思路
来源:泉州市商务局 时间:2019-03-14 10:14 浏览量:

  2019年商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六稳”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两会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作为全市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答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踢好转型升级“后半场”、勇当高质量赶超主力军三个时代命题,确保实现出口同比增长2%、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的目标。 

  (一)推动对外贸易优进优出 

  1.创新贸易业态。以石狮服装城获批全国第四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单位为契机,进一步研究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政策措施,推动石狮服装城继续完善市场软硬件设施建设,构建“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监管体系,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着力将石狮服装城建设成为全省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我市服装、鞋帽等传统优势产业市场采购的集聚和辐射平台。以泉州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等高水平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依托,加快推进保税加工、期货交割、融资租赁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模式,培育壮大跨境通、晋江陆地港等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推动跨境电商企业以“9610”申报出口拓展跨境电商B2BB2C出口业务。 

  2.壮大外贸主体。深化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贸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外贸发展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出口基地,转型升级一批出口行业,培育发展一批出口品牌,实施助力企业成长外贸辅导计划,加快新技术、新材料等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应用,提升传统优势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新的主导产业出口占比,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推动实现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加快出口优化升级。引导生产制造环节在市内而外贸实绩或营销总部在市外的制造企业业绩回归,跟踪汉和公司、金茂服饰等20家重点货源回流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推动泉州出口货源属地化。力争2019年全市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到11家;新增自营出口企业300家。 

  3.巩固竞争优势。全面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建设,利用服装、鞋等7个国家贸转型升示范基地,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加大引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机电、车船零部件、鞋机鞋材等产品对外合作,通过组织参展,拓展新市场,使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比得到大幅提升。围绕纺织、鞋服、箱包等传统优势行业,建设一批设计、研发、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技术、产品、营销、管理创新,巩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以海关建立品牌出口统计制度为契机,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打通高端零售和展示渠道,促进泉州品牌国际化。稳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加强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的引进培育。 

  4.扩大进口空间。积极争取在晋江市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造福建进口商品集散地。依托肖厝港、石湖港、围头港等主要港口,扩大原油、石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进口规模。组织参加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利用进博会平台举办系列配套活动,推介我市优质产品和投资环境,实现进口与出口互动、采购与招商联动。利用进口博览会“6+365天”辐射、溢出和带动效应,推动采购商与参展商精准对接指导企业用好进口政策,加大对智能技术和先进设备等产品进口,推动我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 

  1.落实招商攻坚。组织实施“2019泉州市外资攻坚年”活动,落实100个重点外资项目,按照省市“五个一批”项目建设要求,推进重大签约项目转化落地,确保在谈和已批项目尽快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实绩。重点抓好泉州新宜物流枢纽中心、南安冷链物流园等重点项目的履约、落地、到资工作。鼓励泉港区福海粮油、联合石化、恒安集团等重点企业以未分配利润增资扩股或新设企业。继续引导惠安达利,晋江安踏体育、361度公司等重点境外上市企业返程投资。持续抓好98投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签约项目的深化落实工作。进一步强化招商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利用外资工作正向激励和考评机制,每季度对各县(市、区)利用外资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利用外资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创新招商方式。抓好区域招商,立足长三角,抓住上海产业转移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我市产业需求的项目。以活动为载体,分季度、按主题组织策划128场招商对接活动。强化“点对点”精准招商,利用好2019厦洽会、进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结合我市产业优势,组织策划生成若干重点招商项目,选派招商小分队,灵活招商方式,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强化委托招商,充分挖掘各类中介机构的招商资源,重点筛选签约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国内外商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投资促进机构作为合作对象,建立对接工作机制,构筑委托招商网络。组织开展“走访外资企业,促进增资扩产”专项活动,跟踪推进石狮通达、林德工业气体项目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等项目,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产。 

  3.促进全面开放。利用国家大幅放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市场准入时机,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按照“一业一策”的原则,梳理产业链项目和缺失环节,研究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精准对接欧美日、海丝沿线、台港澳等地跨国公司,实施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发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载体平台作用,落实惠台惠企措施,深化泉台经贸合作,重点围绕台湾百大企业攻坚突破,以集成电路、石油化工、健康养老等产业为重点,围绕台湾鸿海集团、矽品等企业,力争引进3-4家台湾产业链项目 

  (三)布局更高能级开放平台 

  1.开发区平台。落实省市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原则,整合相邻相近、关联同质的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推动泉州开发区扩区发展。加快从“建设园区”向“经营园区”转变,推广南安设立园区集团管理开发区做法,探索设立专业化招商运营公司,建立差异化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广惠安、鲤城委托第三方招商引资模式,提升招商引资服务实效;引入国资国企参股经营园区,推动经营性用地、园区物业、基础设施资产化。探索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统筹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推进中意(泉州)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实践中国与意大利“两国两园”合作新模式,打造扩大开放典范。 

  2.“走出去”平台。组织实施发挥侨商优势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专项行动方案,落实32个重点项目。深入了解侨领商业网络资源,梳理侨领优势领域商业分布情况,及有意与我市开展合作的产业,为招商引资和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渠道。跟踪推进峰亿纺织、百宏(越南)等境外投资重点项目,打造“丝路明珠”示范项目结合我市传统产业特点及面临的转型升级要求,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抱团的方式,留住产业关键环节,有序引导我市企业加快海外产能布局,推动建设中菲建材城、印度龙城等境外合作项目配合国家深入推进“丝路电商”,围绕欧美及东南亚等重点国别加快“海外仓”布局,融入国外零售体系。加强对“走出去”企业事中事后的服务,逐步建立泉州企业海外经营动态数据库、海外经营服务机制。建立法律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支撑,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和产权纠纷。实中央、省有关部门关于境外企业安全生产和风险防控的部署和要求,引导企业注重项目风险评估,指导企业做好防范风险。 

  3.港澳侨台平台。落实好与香港贸发局签订的《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备忘录》,借助香港世界级的会议平台,设立泉州城市展区,宣传城市形象抓好港澳台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拓展延伸泉港澳台的合作渠道,挖掘新资源。落实我市惠台73条措施,主动对接台湾六大工商团体和台湾百大企业,促进泉台产业合作。在东南亚等泉籍华侨华人聚集区,依托社团或者企业设立“窗口”公司开展招商工作。鼓励企业参加港澳台专业展会、经贸推广活动,利用港澳平台“并船出海”,在制造业、能源、交通等领域,携手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商机。 

  4.会展平台。研究出台促进我市展览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产业带动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展会,不断提高我市展览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积极打造一批内外贸结合、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展平台,扩大鞋博会、海博会、石博会、茶博会、食交会、农订会等展会的影响力。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会展平台载体作用,扩大“生意圈”,多元开拓市场。深化泉州品牌“香江行”、海丝行境外行63个重点展销活动;组织参与好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国内重点出口展会,引导企业在努力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全面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自贸区市场贸易往来继续在广交会主展馆设立泉州品牌展示专区,宣传推介泉州优势产业、品牌企业和名优特产品。 

  (四)加快消费服务提质换档 

  1.夯实流通基础。集中力量推动狮环湾汽港、丰树东南产业物流园、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等一批贸服务业重点目建设,夯实流通设施基础。做好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大力培育一批展潜力大、经营模式先射能力带动作用明的冷物流点企。重视发展平台经济,推动专业市场、电商、会展联动发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推广斯兰供应链中小企业鞋材全品类集采托管等模式,推动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2.完善电商体系。结合《电商法》的颁布实施,推动电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扶持一品嘉、环球鞋网、泛家居、家世比商城等现有产业平台做大做强,鼓励各县(市、区)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或自建或借助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知名第三方平台优势,打造一县一品一平台,重点建设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食品饮料、水暖卫浴、陶瓷树脂工艺品等领域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推动生产基地+电商生态圈发展。以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为引领,引导全市25个电商园区建立健全培训、物流仓储、运营、创业孵化等生态链条体系,打造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产业集聚生态。办好第三届泉州电商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力促更多好项目参赛、交流、落地,引领带动我市电子商务提质增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助力农民致富增收。 

  3.提升消费活力。大力培植三着力点,引导更多商贸企业个转企、限下转限上,力促新增限上企业250家以上。围绕“古城复兴计划”和“海丝新城”建设,努力打造若干个特色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品牌、老字号等,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以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为基础,推动构建覆盖全省的石化产品供求信息、基准价格发布中心;依托中化二期项目建设投产,推动中化在我市成立独立的化工品销售公司。持续培育洛江万虹汽车销售企业集聚街区。培育发展网上订餐、网上二手车交易等O2O“新零售”等概念,助推“盒马鲜生”等体验店落户,促进传统零售与体验经济相融合、传统餐饮与互联网相融合。实施“泉州老字号振兴计划”,推动一批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 

  4.保障民生需求。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和优化20个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建设2个“菜篮子”直供销售点。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建设,完成中心市区西菜、北菜、浦西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优化市民购物环境。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建设。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继续推动“点对点、批批检”生猪异地调运工作,逐步加大冷鲜肉市场供应。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举办2019年泉州家政服务系列活动,培育10家龙头企业,推动家庭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五)打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 

  1.推进“放管服”。落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若干规定,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登记机关企业登记权限,全面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从方便企业出发,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体验,内外资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提高外商投资综合服务水平。完善“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实施“省市联动”网上审批方式,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做到应管尽管。推动组织实施商务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2.复制推广改革创新。主动对接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创新成果,积极争取先行先试,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压缩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复制推广知识产权保护、两岸合作等22项第六批自贸区创新成果。紧盯自贸试验区扩区政策变化,重点突出“海丝”、“对台”两大泉州特色,研究争取泉州综保区纳入福建自贸区扩区范围。 

  3.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围绕大开放、大安全、大通关、大协调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口岸对外开放,增强口岸的辐射,支撑、带动作用。持续推进锦尚作业区扩大开放工作;推动石湖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查验配套设施,为辖区开展进口肉类贸易提供保障;实施部门联动业务协作工作机制和即查即卸即放检验监管工作模式,力促更多原油、煤炭等能源产品从肖厝口岸进口;充分发挥晋江陆地港和晋江国际机场通路优势,全力推进泉州邮政互换局兼交换站启动运营,指导石狮石湖港、晋江陆地港申报设立综合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推动泉州机场航空口岸国际货运开放监管场所建设,全力拓展国际物流通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协调推进外贸“优流程”“减环节”“减单证”“降成本”。推广应用“提前申报”“先放行后缴税”“先验放后检测”“先放行后改单”等模式。协调相关部门对涉及进出口环节的收费进行清理规范,能取消的一律取消;暂不能取消的,属于政府定价、指导价,降低收费标准;属于市场调节价的,通过竞争把收费标准降下来。进一步规范和公布通关作业时限。 

  4.强服务保障。梳理出台支持商务发展各项政策,通过设立政策解读室和政策解读热线、召开政策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惠企政策宣贯到位。全面监测分析全市商务运行态势,做好调查研究、会商分析和政策预判等工作。强化外贸进出口联络员联席会议制度、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及时为企业协调解决出口退税、外汇管理、贸易救济等问题;及时发布贸易预警信息,指导企业规避风险落实出口信保、外贸助保贷等工具,引导保险公司对产业带动力强、有发展潜力的特色行业,提供供应链承保、配套融资等服务;联合银行推动保单融资便利化,优化融资环境。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加强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法治商务体系,履行好安全生产、环保、综治平安、扫黑除商务领域监管职责,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六)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加强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掀起“大学习”热潮。扎实推进支部“5433”工作法,拓展特色党建活动内涵。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泉州本地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2.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廉洁从政观念,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积极营造“学廉讲廉”氛围。切实抓好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加强对机关行政管理、服务质量以及商务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治理“庸懒散”等不良作风。 

  3.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强化正向激励,积极营造敢担当、真担当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氛围,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好干部标准,发挥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有关程序和规定,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4.巩固提升巡察整改成果。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自觉诚恳接受市委巡察组提出的问题。针对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提高,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决防止反弹反复,巩固提升巡视整改成果,形成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